💁🏻♀️香港人行政書士導讀
經營管理系列|風險筆記 3
🫰🏻與經營者的一場險勝🫰🏻
先恭喜這位申請人 A 先生順利續簽,成功通過經營管理簽證的更新審查。
這篇其實完美銜接「風險筆記2」 – 更新才是風險的開始。
A 先生在日本經營一間小餐廳,平日親力親為,從料理、營運到對客接待,幾乎都是一手包辦。在創業初期,這種全方位投入是常態,也是很多在日創業者的寫照。
申請簽證更新時,他選擇了自己動手處理,一切誠懇坦白。
不久,他收到入管的補件通知。
補件內容看起來頗簡單:「請說明店內料理由誰負責」
A先生卻意識到事情不妙,於是向TAMAGO諮詢。
他選擇聯絡了 #蛋老師 。在諮詢過程中,他才驚覺:
在制度上,經營管理簽證原來不允許申請人長期以現場勞動為主體活動。
而他每日親自下廚的安排,已經踩進了制度風險區。
對創業者來說,這一點並不直覺。制度並沒有禁止你動手工作,但它要求你必須以「經營」為核心活動,而非以「勞動者」身份留日。這是角色上的根本分野。
辛辛苦苦創業,踩錯了危險地帶😢 萬一過不了這一關…心血就要付諸東流🥺
補件期限只有兩週,申請人的壓力很大。#蛋老師 安排跟他詳談,嘗試了解過去的運作和設計。我下意識覺得這麼一個誠懇的申請人,總有一些地方是值得向入管官員好好強調,而得到寬大處理的。即使在那麼沮喪的處境中,A先生仍然誠懇有禮!是個很值得幫助的申請人哦!!
這不只是一場文書上的補件,而是一次制度認定的「攻防」。我們與他一同回顧實際營運情況,釐清角色定位、調整文件架構,並以制度語言向當局說明,為什麼他仍然符合「經營・管理」這個在留資格的核心要求。
最後,他順利通過。
這宗個案沒有任何違法行為,卻揭示了一個很多人忽略的盲點:在日本經營管理簽證制度中,不是不能親自動手,而是要讓制度知道你是經營者。角色不清,制度就不肯定你留下來的理由。
(⚠️本文章內容已獲當事人正式授權公開)
如果你也正在創業、營運、或準備申請/更新經營管理簽證,
不妨問問自己,你也清楚地讓制度看見你是「經營者」嗎?
若你有疑問,歡迎 DM TAMAGO。
我們不只幫你交文件,更幫你站在制度的角度,說明你為什麼值得被接納。
經營管理系列|風險筆記 3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