💁🏻♀️香港人行政書士導讀
日本打算把在日外國人限於10%
日本政界是的確有這麼一個討論反覆進行中的:「總量規制(受入上限)」,也就是說,日本是對在日外國人的數量有所顧慮,並思考是否需要對設定上限。。
消息一出,許多外媒都以「Japan may cap foreign residents at 10%」作標題報道。
這並非空穴來風,而是多個政策研究會與政黨在近月逐步公開的「人口戰略」方向。
而如果真的要為在日外國人的總數加一個上限,那似乎將是10%。
🧐為什麼是10%?
日本法務省與多位議員指出,目前全國外國人比率約3%。
若人口減少與外國勞動力引入維持現狀,到2040年可能升至10%。
而這個「10%」因此成為警戒線,被認為是「社會可容忍上限」。
👉🏻維新會(嗯!就是跟自民黨合作的「日本維新の会」)主張:
「歐洲的經驗顯示,當外國人比率超過 10%,各種社會問題會逐漸顯現、緊張升高。」因此他們建議訂立具體目標與「總量上限」。
🧐所以現階段沒有法律限制,但如果說「方向已成形」是一個穩妥的所發。
截至目前,日本沒有明文法規 限制外國人比例。
但多方提案已經出現:
→建議「時限性總量規制」 ➖ 若社會摩擦超出預期,暫時限制入境。
→提出「地區別上限」 ➖ 如東京都、大阪等都市的密度過高,需分散政策。
→強調「控制速度」 ➖ 外國人總量雖不減,但增長率需調整。
換言之,這是制度準備與社會焦慮的平衡點。
🧐制度的訊號,往往比法律更早出現
日本在制度層面向來不喜歡「明說拒絕」,但當你看到「比率」「上限」「調整」「受入の在り方」這些字眼時,往往代表政府正開始思考「控制」的方向。
我覺得對外國人來說這代表兩層意義:
1)要更早規劃在留策略:包括永住、歸化、經營管理等申請。
2) 要學懂制度語言:因為在日本,拒絕常常是以「檢討」「見直し」等字眼出現的。
📩 想了解日本「外國人總量規制」與在留制度的可能變化,
蛋LC 會持續為你整理政策脈絡與制度解讀。
有需要的話歡迎諮詢💌
日本打算把在日外國人限於10%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