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見到〇〇就一定係△△」這種錦囊式教法….
昨天晚上出了一個post,是有關跟TAMAGO學生之間的小玩笑,當中牽涉一個文法「〜思う」,意想不到地跟另一個地域的某KOL同日內容相撞,而且還有當地人追問下去。
先說說文法。
「〜と思う」
有2種用法。
1)發表意見
2)表示意向/計畫
圖中屬於1)。而我的反問也屬於1)
⭐️再說說tense(要留意日文tense其實包括了「テンス&アスペクト」 – 專有名詞,不懂的話就不必深究了),「思う」vs「思っている」前者說的是當下的想法,後者說的是持續的想法。
那麼是不是「思う」只可以用於自己呢?不是的。只是如果你說「彼はそう思う」(他是這樣想的)會給人一個「你代言了他」「你怎麼知道他怎麼想?」的感覺,所以為了迴避,一般比較少見而已,而並非文法錯誤。因此反問對方「你是這樣想的?」是完全可以的。
至於2),則是因為「意向形+と思う」這個特徵而出現,其實跟「〜ている」也無關(請loop回⭐️)
至於學員會產生這種「不是xxx一定跟yyy一起用嗎?」,很明顯是由於被教育了「見到〇〇就一定係△△」,這種錦囊式教法,我實在不敢苟同。語言是溝通工具,很多情景需要講求語感,但這些絕對不是網上三言兩語可以解釋和歸納的。剛剛才說完「學日語」「做翻譯」是否會被AI取代,如果只跟錦囊規矩就可以學到語言應用,那麼AI的確隨時都準備好取代你了。
我明白有錦囊感覺很安心,不過這是兩面刃,同學們要注意。
多聽,多用,最後勇敢地多錯!才能將語言學會。
各位共勉之。
再次讚讚TAMAGO同學的實戰能力。這也不是偶然的,同學們有會話課可以勇敢地錯,老師們有金睛火眼地修正(咳咳。。。可能會順道取笑下🤣),最後即使手機被拿走,仍然可以靠自己用日語說出心中所想。#每次見到大家在我欺負之下仍然能夠掙扎鬥嘴其實都好驚喜❤️
牢騷發完了,謝謝聆聽。
見到〇〇就一定係△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