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將全面採用ヘボン式羅馬字,為什麼值得你留意?

💁🏻‍♀️香港人行政書士提提你~
日本將全面採用ヘボン式羅馬字,為什麼值得你留意?|
6月20日🇯🇵 文化審議会的「小委員会」已確認,將把現行的羅馬字拼寫方式,由訓令式(くんれいしき)改為更貼近英語發音的ヘボン式(へぼん しき)。
譬如本來寫成 Oedo 的「大江戶」,未來大概會以Ōedo 或者Ooedo 出現。
🤔什麼是「訓令式」?
訓令式是日本政府於1954年內閣告示中訂定的官方羅馬字拼寫方法,以日語的語音結構為核心(較無英語背景的人更易理解),長年以來在學校教學中使用。
🤔什麼是「ヘボン式」?
ヘボン式(Hepburn式)由19世紀來日的美國傳教士 James Hepburn 所提出,是一套將日語以較貼近英語發音方式拼寫的系統。例如:
• し → shi(而非 si)
• ふ → fu(而非 hu)
• しゃ → sha(而非 sya)
• つ → tsu(而非 tu)
此方式後來廣泛用於護照、車站名稱、街道標誌等對外資料。
然而根據文化廳2024年一項調查,高達 95% 的在日外國人表示:ヘボン式更容易閱讀與理解。
因此,日本政府決定正式改為「以ヘボン式為標準,訓令式可參考」的新制,並預計自 2030 年度起,小學課本也會全數採用ヘボン式羅馬字。
💁🏻‍♀️這個決定影響深遠,將來地名人名等等的「英文拼寫」都有機會會出現改變。而拼寫方式的轉換,不但關係到各種證件/文件的一致性、甚至將來入籍、房產登記、公司註冊,都可能用上「拼法正確性」作為認定依據。
這次改動,除了反映日本制度對全球化需求的回應。語言的日常其實涉及身份、證件、法律、認證的細節。

Related Post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