💁🏻♀️香港人行政書士導讀
「外國人獲得優待」論愈演愈烈
近來在日本網路上,「外國人不用繳稅」、「外國人來日本只為拿福利」、「留學生比日本學生更受優待」、「外國人不繳稅卻享醫療保險」這類說法愈來愈常見。
這些網上的碎語碎語,會讓官方受到一定壓力而日本的社會與制度可能正朝著更嚴格、更細緻審查外國人的方向進發。
NHK近期一篇調查報導指出,多項廣為流傳的「外國人優遇」言論,其實並不正確,以2025年為例:
🧐《教育支援偏幫留學生?》
→留學生相關制度預算:177億円
→日本本地學生的支援預算:7025億円(包括學費減免和獎學金)
➤ 留學生預算僅佔本地學生支援的 2.5%
🧐《中國留學生特別多是因為被優待?》
→東大留學生比例約 17%,其中 67% 來自中國。但入學考試一律同標準,東大否認「中國留學生優待」的說法。
🧐《外國人拖欠健保費造成4000億円損失?》
官方統計顯示,全國國保滯納總額(包括日本人)為 1457億円(2022-23年度)
→新宿區:外國人滯納率53%,日本人滯納率24%
→實際耗費的醫療費裡面外國人僅佔比例1.39%
🧐《こども家庭庁預算可解體、改發錢給嬰兒?》
→年預算 7兆3000億日圓,主要用於保育、育兒補助、獎學金、單親支援等,大多不可「解體重分配」
→所謂「中間被扣/浪費了(中抜き)」的預算僅佔比例 0.06%
🧐《外國人不用繳稅?》
→沒有清晰數據顯示(合法)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繳稅佔了日本整體稅收多少百分比。不過所有日本居民,不論國籍,應繳税率相同。而到2024年為止,外國人佔日本總人口的
3%
這些錯誤資訊的擴散,背後往往來自匿名帳號、反移民立場、或某些政治操作。可惜這些言論已逐步滲透民間輿論,甚至開始影響制度方向:
⚠️滯納健康保險將可能納入在留資格審查參考
⚠️地方政府(譬如新宿區)於2024年4月設立了 「滯納對策課」,強化外國人徵收與風險對應
對於身在日本、或打算來日的人而言,這是一個非常需要「理解制度走向」的時代。
💁🏻♀️蛋LC小貼士
作為香港人行政書士,我想提醒大家兩件事:
1)外國人申請在留資格、參與社會制度、獲得福利時,制度正進一步強調「紀錄」「誠信」「證據」。
2)一位能理解你/你出生地狀況、又熟悉日本制度語言、能為你轉化成「日本社會能理解的證據」的人對你是很重要的。
✉️有需要協助的朋友歡迎查詢。當制度風向轉變、社會耐性下降,最穩妥的做法,就是提前準備喔!
圖:64%受訪日本人認為外國人獲得非必要優待
「外國人獲得優待」論愈演愈烈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