💁🏻♀️ 《蛋LC奇案導讀》
第4案|「地鎮祭」
昨日有關香港考古/歷史界的重要發現 -香港淪陷期間日軍在寶雲山興建的「忠霊塔(ちゅうれいとう)」舊址找出已經稱為都市傳說的那把軍刀。據1942年舊報記載,當年日軍為這座紀念塔舉行了「地鎮祭」,並以這把軍刀作為奠基物埋入地下。
「地鎮祭(じちんさい)」是日本在工程進行、動土、建築或新設設施前,一種傳統儀式。
向土地神明祈求工程平安、建築安全、事業順利,是一個神道教儀式。
不論是私人蓋房子、開公司、或者政府建醫院、設市政廳,都可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:插著竹枝的儀式空間、神主念祝詞、供奉鹽米酒與魚果蔬等五樣供品,參與者依序敬禮。有些仍然非常正式,甚至有契約業主也需到場,有些則已經變得很隨意(casual)
而由官方機關舉行這種帶有宗教意味的儀式,在戰後的日本的確曾經引起「是否違憲」的爭議。
日本《憲法》第20條明文規定政教分離,國家不得推崇特定宗教。
那麼——在市政府發包工程時,若預算內包含舉行地鎮祭的費用,是否違憲?
這就不得不說著名的津地鎮祭事件判決(つ じちんさい (1977年)🇯🇵最高裁判所判決。
津市政府在1965年興建市立體育館時,支付神社7663円日圓作為地鎮祭費用,市議員控告政府此舉違反「政教分離」的憲法規定。1977年最高裁判所的判決指「地鎮祭雖為神道儀式,但在此案中,其目的並非宗教信仰活動,而是基於社會通念與慣習上的『平安祈願』,屬於形式性、世俗性活動,故不構成憲法禁止的『政府參與宗教活動』。此後,這個判例成為日本政教分離判斷標準的重要參考之一。
對外國人來說,日本的宗教氛圍並不單止是信與不信,而是一種「文化性的參與」。但即使是文化,也可能觸及像行政預算、公共決策、甚至工程標案等等制度的邊界。
有時候,一場看似簡單的「動工儀式」,背後牽涉到的不只是地基的穩不穩,還有制度怎麼立、怎麼解釋,怎麼尊重。
📮歡迎 DM查詢行政書士在日本生活上可以怎樣幫你
第4案|「地鎮祭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