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畜大國居然「突然」多放一日假?!

💁🏻‍♀️ 蛋LC法學講堂
社畜大國居然「突然」多放一日假?!
🇯🇵 2026年9月的敬老日落在21日(星期一),秋分日則是23日(星期三)。由於這兩個節日之間的22日(星期二)被夾在中間,根據日本法律,這天就會自動成為「國民的假期(国民の休日)」,又被戲稱為「挟まれ休日」(被夾住的假期🤣),也就是傳說中的 「シルバーウィーク(Silver Week)」,與黃金週(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、Golden Week)遙相呼應。
🧐 🇯🇵 成文法精神下的《祝日法》
日本於昭和23年(1948年)制定了《國民の祝日に関する法律》(簡稱《祝日法》),明文規定了幾項與放假有關的制度,包括:
1)國民の祝日(法定節日)
2)節日若落在星期日,翌日補假為「振替休日」
3)兩個節日之間若有工作日,自動成為「国民の休日」
4)如春分、秋分等節日,根據天文計算而定
這部法律的立法目的,不只是為了放假,而是為了讓國民能夠**「培養美德,紀念重要日子,豐富心靈」**。簡單講就是:休息好、心情好、消費多、經濟自然好~
😐但社畜大國真的放到假了嗎?雖然《祝日法》從制度上保障了放假的權利(可以大聲講句「法例有寫啊!」😮‍💨),但現實是某些企業依然會用各種方式「勸說」員工放棄休假、或者「自動」回公司加班。這種假期就被稱為名ばかり休暇(空有其名的假期)
也就是說,《祝日法》變成了一種「制度理想」與「職場現實」的強烈對比象徵。
💁🏻‍♀️ 蛋LC小貼士
香港雖然每年也有固定的17日公眾假期,但每年都需由政府刊憲公告,並不像日本那樣以成文法方式「自動化」安排。即使兩個假期中間夾著工作日,也不會自動變成假期。
從行政書士的視角來看,這些文化與制度差異,正是很多香港人在日本生活或辦手續時,經常感到「不明所以」、「無法變通」的根源。
🇯🇵 日本是一個高度重視成文法與制度邏輯的社會。無論是假期、移居、開公司還是簽證審查,重點從來不是「人情」或「常識」,而是申請人是否符合法律條文所訂的條件。
所以,一個能「自動產生連假」的社會,當然在其他制度設計上,也絕不含糊。
📩 想在制度中爭取空間,就要先讀懂規則。歡迎聯絡查詢
https://www.tamago.edu.hk/administrat……/introduction.php

Related Post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