💁🏻♀️蛋LC語言文化講堂
《男兒當入樽》聖地劃出攝影區試驗計劃
《入樽》的經典地點,那個人人都知道的踏切(ふみきり、平交道)前,背景是一列緩緩駛過的綠色電車…多年來,這裡吸引了無數fans朝聖打卡。fans很高興,當地人非常不高興:大量遊客聚集、長時間逗留、亂拋垃圾、站到馬路中央拍照甚至亂入私人地方等等問題,對當地居民造成很大滋擾(我明!!我真係明!!)。
鎌倉市政府近日推出試驗計劃:在旁邊的公園設立官方拍攝區域,並安排市職員現場勸導遊客前往指定位置拍照,避免在人車交錯的馬路上危險停留。市政府亦主動修剪樹木、增設垃圾桶,讓大家依然能拍到經典角度的照片,又能保障當地安全與秩序。
試驗計劃雖然只有4天,但暫時似乎人人受落。
日本是極度重視「成文規則」的社會。與其口頭勸說,不如訂出明確指引、設立實體空間,甚至寫入制度、畫出範圍,這就是「制度在進化」的表現。
相較之下,香港或許更強調「臨場調節」、「睇情況處理」。但日本的方式,雖然繁瑣,卻能減少誤會與爭議,甚至讓外國人也能清楚理解「怎樣才叫守規矩」。
行政書士的工作正正是這樣:我們不只是翻譯語言,更是協助「翻譯制度」。讓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,知道哪些行為是被允許的、哪些行為雖然常見但會觸法、哪些風險其實可以透過事前規劃避開。
制度不是敵人☺️要學會與它相處的最佳方法就是理解它的邏輯。
